鸿发国际APP

邓小平晚年忆“三陈”:陈锡联很聪明,最痛惜陈赓,对不起陈再道

鸿发国际APP介绍

你的位置:鸿发国际APP > 鸿发国际APP介绍 > 邓小平晚年忆“三陈”:陈锡联很聪明,最痛惜陈赓,对不起陈再道


邓小平晚年忆“三陈”:陈锡联很聪明,最痛惜陈赓,对不起陈再道

发布日期:2024-11-05 01:33    点击次数:196

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

前言

邓公一手带出了三位“陈姓”将军,可当他晚年回忆的时候,评价却是各有不同:

“陈锡联很聪明,最痛惜陈赓,我对不起陈再道!”

那么,邓公的评价是如何得来的?尤其是对于陈再道,为什么他会感到愧疚?

拼命三郎陈再道

邓小平之所以对陈再道心怀有愧,还得从建国后的一次全国大裁军说起。

1977年,原本已经退居二线的陈再道突然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,让他重新出山,担任铁道兵的司令员。

而此时已经68岁的陈再道在接到命令后什么都没有问,只说了一句:“让我干什么,我就干”,然后他就撸起袖子重返部队中。

回到部队的陈再道为了进一步了解铁道兵的工作内容,不顾身体的虚弱,直接跑到青藏高原上考察工作。

这是因为,当时我国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产,而这一切的前提都离不开火车来带的运输便利。

为了保证铁道质量,陈再道一直在天南海北的不断跑着,不仅如此,他还经常和专家们讨论铁路的建设和发展,通宵工作更是平常态。

也正是在陈再道的带领下,我国的铁道建设发展十分迅速,成功的为国家恢复生产创造了巨大的便利条件。

他将自己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中国铁道事业的发展中,对铁道兵的感情也是可见一斑。

可直到80年代后,国家的兵力直接冲上了顶峰,近千万的士兵数量无形之中也给国家带来了一种压力,组织上不得不开始考虑缩减范围。

而首当其冲被划进淘汰圈的就是铁道兵,当时的他们已经完成了组织上交代的使命,所以这支庞大的军队,对国家而言已经成为一种负担。

时任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就想要解散铁道兵,将他们纳入国家的铁道部,可这个决定他怎么也无法向陈再道张口。

毕竟陈再道的付出他都是看在眼里,而铁道兵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也是十分巨大,邓小平思虑再三后,还是亲自向陈再道说出这个决定。

得知这件事的陈再道一时间有些无法接受,从军这么多年的他从未对组织上的决定有任何异议,可这次他却选择站出来反对这个决定。

不仅仅是因为铁道兵为国家的铁路建设做出的贡献,更重要的是在当初抗美援朝的时候,铁道兵也一直奔走于前线,甚至有很多人都牺牲在了朝鲜。

这样一支功勋卓著的部队,陈再道不忍看着他们的军制被取消。

为了能让邓小平“收回成命”,陈再道直接来到他的办公室与他沟通,邓小平也知道他对铁道兵的不舍,但毕竟国家现在用钱的地方太多,所以必须要在军费上进行缩减。

而陈再道也明白了国家现在困境,即使内心再不舍,他也只能强忍下去,接受了组织上的决定。

也正因为这件事,邓小平在后来每每回想起的时候,都会痛心的说到:

“我对不起陈再道呀,他在裁军的时候牺牲了太多,受了不小的委屈啊!”。

身为军人的陈再道明白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以国家的发展为先,正如当初在国家处于艰难的时候,他毅然决然的拿起枪冲向前线的时候一样。

而这样的名将更是知道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倾尽全力,当国家逐渐平稳的时候毫不犹豫将位置让给后辈,陈再道用一生结出的硕果,最终都得到了邓小平的极大肯定。

这便是邓小平麾下的第一位陈将军,接下来要说的第二位陈将军,他的英勇事迹也被大家广为流传。

开心果陈赓

邓小平每每说起陈赓将军的时候是,都十分痛惜的。

陈赓于1903年诞生在一个军人世家,他的祖父祖母都有很强的领兵经验,而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长大的陈赓,也立志想要成为一名将才。

于是在1916年的时候,他就选择加入湘军,开启了自己的参军之路。

可当来到部队里的陈赓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,他发觉如果光靠着一腔热血保家卫国是远远不够的,还得需要知识和信仰的力量来支撑着自己。

很快,随着五四运动的浪潮打来,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力量源泉,在了解了共产党的思想后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加入其中。

信仰找到了,但他依旧没有忘记学习的事情,于是后面陆续考进了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和黄埔军校进行深造,无论在哪里,他的学习都是名列前茅,还成为了“黄埔三杰”的其中一员。

后来,陈赓被组织上安排到了上海成为了中央特科情报科长,在当时白色恐怖的笼罩下,他多次冒险为我党秘密传递了不少情报。

众所周知,情报工作非常难做,无异于是在刀尖上行走一样,然而这对于陈赓的性格来讲,显示是比较适合这份工作的。

有一次,陈赓正和党内的同志在法租界开会,不成想,国民党特务突然闯了进来,二话不说要开始抓人。

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陈赓顿时急中生智,只见他熟络的揽上特务头子的肩膀,与那人交谈了起来,还主动将看门一事揽了过来,保证不会让任何一个共产党跑掉。

而对方在和他交谈之中也逐渐放了防备,就将看门的重任交给了,陈赓也趁机帮助了几名同志顺利逃跑。

由此可见,陈赓的性格是十分跳跃的,只可惜在后面的一次活动中,他遭人出卖,直接被国民党抓走,并将他带到了南昌。

陈赓之前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时候与蒋介石颇有渊源,而蒋介石也深知他是一块璞玉,如果让他回到共产党内,那将来势必会成为自己的强敌。

于是蒋介石就想说服他归顺到自己的队伍中,便亲自来见了陈赓,一见面便说:

“陈赓,你比上次见面瘦了很多阿。”

陈赓听此笑了笑,开口回击道:

“瘦吾身而盈天下,而校长你也瘦了,不过天下的百姓却比你更瘦,你道是为何?”

蒋介石听出他话里嘲讽,气的直接拂袖而去,好在最后面对社会的舆论下,蒋介石最终还是不得不放他回去。

此后,陈赓就投身加入到了前线指挥作战。

全面战争爆发后,他就成为了129师386旅的旅长,成为了邓小平麾下的一员大将,跟随刘邓二人一起大杀四方。

别看陈赓打起仗来杀伐决断,其实私下里非常风趣幽默,其表演能力更是一绝。

在黄埔军校的时候,周总理来食堂吃饭正巧看到陈赓正在表演小品,一边模仿矮子吃饭时的形态,一边还不断的自己进行配音,声情并茂的演技看的旁边的同学连连赞叹。

而表演完的陈赓正在为自己的演技得意的时候,突然看到了一旁已经目睹完全程的周总理,顿时吓得手足无措的楞在原地,只见周总理哈哈大笑的说道:“演技不错嘛!我以前也演过戏,可远远比不上你呀”。

此话一出,顿时引的大家一阵大笑,而陈赓也因此获得了开心果的外号。

只可惜天妒英才,这名为国家战斗中付出了巨大贡献的将军,最终于1961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,年仅58岁。

当邓小平得知消息的时候,不禁潸然泪下,痛惜到:“好不容易经历了国家最困难的时候,却连晚年都没来得及享受,他还这样年轻,就离开了我们”。

痛失爱将的他在后来更是亲自为陈赓的遗作进行提名,以此来缅怀这名昔日的得力干将。

这便是邓小平麾下的第二名陈将军,那么第三名赫赫有名的陈锡联将军,又和邓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?

“小钢炮”陈锡联

提起“小钢炮”一名,大家都直接想起了那名开国上将陈锡联。

1915年出生的陈锡联成为了开国上将中最年轻的将军之一,被授军衔的时候他才年仅40岁。

陈锡联生长于一个贫穷的家庭,他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到地主家放牛,以此来赚取点微薄的收入,在当时那个有钱人横行霸道,穷人活该被受气的年代,陈锡联也是从小就受了不少的欺负。

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下,他碰到了村里路过的红军,才彻底找到了自己的归属,

当时年仅15岁的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有的人似乎生来就是块带兵的打仗的料子,而陈锡联就是“这块料子”。

一开始,因为年龄太小的陈锡联就一直被他的连长带着身边当通讯员,在历练了几年以后,才开始了他真正的打仗之路。

虽然他年龄小,可每次打起仗来都是冲在最前头的那个,丝毫不惧怕战场上的刀枪无眼。

从小没读过几本书的他,带起兵来却很有一套办法,每次对战术都有独到的见解,打起仗来更是屡出奇招,经常打的敌人措手不及。

就这样,没过几年陈锡联就从一个小小的通讯员做到了团长,而他所在的部队也正是邓小平当时所带领的385旅。

陈锡联在第一次见到邓小平的时候才23岁,这让邓小平都不禁感叹道:

“还是年轻人有冲劲阿!”

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,他就一直待在邓小平的身边,跟随着他一起四处奋战,成为了邓小平麾下的第三名陈将军。

而陈锡联就是靠军事上出色的作战方式,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认可。

1937年,陈锡联夜袭日军机场,仅用了3个营的力量就炸毁了敌人24架战机,此战打的非常漂亮,刘伯承对他连连称赞,邓小平更是直言:“陈锡联是个能打仗的将才!”

此后,在解放战争期间,他还跟随邓小平经历了很多大型战役,尤其是淮海战役中,陈锡联所带领的部队更是在短短一天内,成功攻下宿县城门,歼灭了对方1.2万人的军力,活捉了对方的副总司令。

在邓小平的带领下,陈锡联的战斗经验也越来越丰富,每每出招更是能够一举击溃对方,为我国攻下不少城池。

就连很多年后,每当陈锡联回忆起和邓小平一起共事的时候,都会自豪地说道:

“邓公让我们一直不断前进,不止为了鼓励我,更重要的是对我的一种信任。”

可这样一位连毛主席都赞不绝口的将军,却依旧免不了被邓小平批评。

当时我军连出捷报,导致部队里有人就开始逐渐膨胀,在纪律上也就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管束,邓小平知道后迅速召开了一次整顿军风的会议。

而这边的陈锡联等人还以为是为他们准备的表彰大会,满怀欣喜就去赴会,可不成想等来却是邓小平的批评大会。

邓小平一上来连手也不和他们握了,直接说道:“不要觉得打了几个胜仗就能沾沾自喜,多想想现在部队里存在问题,如果内部的军心散了,接下来的战斗还如何能打出成绩!”

陈锡联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,当时就做出检讨:

“军政关系出了问题,我负全部责任,等回去就立马整顿。”

经过了这次会议,陈锡联开始反思问题,他知道邓小平的良苦用心,也明白部队纪律和思想进步的重要性,于是从那以后,他每次带兵都会格外注意部队的纪律问题,时不时就告诫下面的要时刻保持一颗严于律己的心。

也正是有邓小平在身边的不断的对他耳提面命,才使这名武将的能力不断地扩大,直到建国后,陈锡联更是直接担任了炮兵司令员一职务。

每当邓小平说起这位“小钢炮”将军的时候,都是赞不绝口,评价他在军事上高超的天赋,觉得陈锡联是一名很聪明、很有想法的将军。

而陈锡联也是邓小平在“三陈”将军中唯一一名没有遗憾的爱将。

结语

三位将军一生戎马,在我国的抗战历史上都有着的巨大贡献,而作为他们路上指明灯般存在的邓小平,更是帮助他们进步不少。

几位将军的逝世对国家也是一种沉痛的打击,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的身边,但是留下的精神却是永垂不朽的。



Powered by 鸿发国际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